问题 改错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1)请同学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各举1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6分)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4分)

答案

(1)学习方面: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和信息等(3分);生活方面:网上购物等(3分)(举例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2)思想上:过于迷恋网络,沉溺游戏等有害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一面,提高抵御各种不良信息自觉性等(2分)

行动上:青少年应有节制的上网;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2分)

(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从不同角度即可给分)

本题考查的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学习方面: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和信息等;生活方面:网上购物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我们要认识到过于迷恋网络,沉溺游戏等有害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一面,提高抵御各种不良信息自觉性等;青少年应有节制的上网;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记得那是个小雨初晴的清晨,我来到了花市。这里卖花、卖花盆、卖花肥、卖土,也卖画眉、金鱼。我在花间徘徊。养花人多了,花价也高了。问了几次,杜鹃每株价格都在三元左右。三元就三元,只要能种活就好。我正要掏钱,忽见一位卖主的箩筐前,整整齐齐摆了一溜儿杜鹃苗。蹲下看,一样的高,一样的杆粗叶润,透出旺盛的生命力。     

     “您是要买杜鹃吗?”脆生生的郊区话。“是。”我抬起头。     

      这是十四五岁的姑娘,瓜子脸,杏仁眼,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姑娘拨弄了几下,挑出一棵,轻轻地把包花根的塑料布解开,满面笑容地说:“您瞧瞧这棵。”这株杜鹃杆粗苗壮,叶子厚,尤其那根须保护得极好,在泥土里好像一条条红色的毛细血管,在黑色的肌肤里伸展。     

      “多少钱?”我问。“五毛。”“这么便宜!”我竟道出与买主身份不符的话。姑娘用浸泡过水的稻草,把包花根的塑料布重新捆上,我拿起花苗要走,被姑娘叫住了:“等等,给您些花土。”   

      “花土?”   

      “阿妹,快给人家舀土!”卖花姑娘转身,推了一下伏在身后箩筐上打盹的姑娘。   

      “多少钱?”我问。  

      “……这土,还要钱哪?”阿妹咯咯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原花原土,好活。”那姐姐说。     

       原来,他们家住在离市区三十多公里的一个山村里,昨天傍晚把杜鹃苗从山里挖来,今天凌晨搭汽车进城的。     

     “其他人都是早一两天把花苗挖回来,我们怕隔长了人家买回去不好活。”那当姐姐的对我说。临走,我又买了一株杜鹃。     

       每当我看到盆中那两株花红叶绿的杜鹃,就会想起花市,想起卖杜鹃的姐妹俩。

1.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抄写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3.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用“            ”标出来。 

4.读文章最后一段,用“~~ ”画出实在的事物,用“          ”画出由这种事物产生的联想。

5.“我”又买了一株杜鹃的原因是什么?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