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纯碱消除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同时使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烧碱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D.用洁厕灵清除洁具上的水锈

答案

A、纯碱显碱性,能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碱是氢氧化钠,能和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D、洁厕灵显酸性,能和水锈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判断题
实验题

实验探究是化学的灵魂,请你参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探究活动。

Ⅰ.制取氧气方法的分析

(1)写出A、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写出一个用A或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制取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两种方法中,更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填“A”或“B”)。

Ⅱ.制取二氧化碳原料的选择

(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问题一]能否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分析一]实验室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问题二]能否用粉末状的石灰石、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二]

[分析二]实验室不选用石灰石粉末、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粉末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结 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料通常用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问题三]要得出该结论,上述两组对比实验中,[实验二]所取稀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mL、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Ⅲ.拓展与反思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选择实验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