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

1.诗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衬托(铺垫)。前两句写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

2.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对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小题1: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2分)

(1)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一石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小题4: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2分)

小题5:《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