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保险公司的核保,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某甲年收入75000元,保险公司依据收入比例法,某甲年保费的上限应该是12500元
B.拒保是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属于不可保风险的唯一核保结果
C.某乙现年38岁,于1994年至2009年年初一直从事石棉材料生产线的工作,最近一个月经常感觉身体不适,于是跳槽到另一公司为行政人员并主动接洽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要求投保。这种情况属于逆选择
D.根据保险公司倍数法的规定,计算保险金额时,被保险人的年龄与其当年年收入的倍数成正比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A选项:10000×7%+15000×12%+50000×20%=12500元,根据保险公司倍数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年龄与被保险人当年年收入倍数的保险金额成反比。即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计算保险金额的年收入倍数就越低,故D选项错误。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惩创之矜:怜悯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忧伤

C.皋陶曰“杀之”三,尧曰“之”三宥:宽容

D.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也劝:劝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犹命臣吕侯②臣左手把袖,右手揕其胸

B.①恻有哀怜无辜之心②何为其

C.①时其喜怒,而无失仁而已矣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也

D.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小题3:以下6句话分别编为4组,全部直接体现“刑赏忠厚”的一组是

①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②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③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④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⑤疑则举而归之于仁

⑥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以忠厚为本施行刑赏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说理透彻,结构严谨。

B.《书》认为有疑问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有疑问的功德可以从重奖赏,这个观点表现出了刑赏忠厚之意。

C.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一个残忍的人了。所以,在作者看来,仁慈是可以多一些的,但义法是不可以多施加的。

D.作者在文中列举“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尧是一个仁慈的人。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4分)

②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4分)

③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