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三、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意对即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意对即可)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结合社会发展和需要,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推出一项主题活动。2006年的主题是“消费与环境”,围绕这一主题,各地消费者协会在“3·15”前后开展了宣传、 * * 活动。

材料二:为配合“3·15”宣传活动,某中学的普法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进行一次法律咨询、宣传,解答消费者的有关问题。通过观看图片展和向专家咨询,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在日常生活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也学会了很多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方法。回来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校内调查活动。

(1)同学们准备进行问卷调查,请你帮助设计两个调查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83%的同学有过被侵权的经历,78%的同学采取了“自认倒霉”的方式处理,还有5.6%的同学存在“要求他赔偿,不赔偿就揍他”这样的态度。结合有关法律知识,请回答:78%同学采取的做法和5.6%同学的态度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就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友情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