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3 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某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 * *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 周恩来 * *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 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中美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
(1)材料一中的“某地区”指的是什么地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什么会议?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联合国大会”在哪年召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 四中,“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5)从材料三,材料四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西藏;
成为世界上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3)1971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或尼克松访华)
(4)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或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5)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