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样检验中,将不合格产品判为合格而误收时所发生的风险称为( )。
A.供方风险
B.用户风险
C.产方风险
D.系统风险
参考答案:B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7分)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因语恭( )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小题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两烧杯分别盛有60℃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且两烧杯中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将温度从6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C.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D.甲溶液质量减少,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是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