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 ]
A.苯
B.氯水
C.CCl4
D.KI
答案:A
某市拟建一工业项目,年生产能力为500万t某产品。同类型年产400万t的已建项目设备投资额为800万元,且该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及其他工程费用占设备费的百分比分别为40%、15%、10%,相应的综合调价系数分别为1.08、1.1、1.01。 公司董事会决定:资本金投资占60%,负债(贷款)投资占40%,建设期为3年。建设期投资安排为:第1年投资额为30%,第2年投资额为40%,第3年投资额为30%;其中第1年贷款资金占贷款总额的30%,第2年占40%,第3年占30%。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确定其预算造价,某分部分项工程在现行定额中无此项目,也不符合定额换算条件。经测算与分析得知:①人工消耗:基本用工14.5工日/10m2,其他用工占总用工的12%。②材料消耗:650 kg/10m2,损耗率为1.8%。③机械消耗:5台班/10m2。④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单价22元/工日,主材费用18.5元/kg,其他材料费9.5元/10m2,机械台班单价250元/台班。 问题:
建设期的贷款利息为多少万元已知贷款利率为10%。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淳熙十二年)淮水冰,断流。是冬大雪。自十二月至明年正月,或雪,或霰(xiàn,小冰粒),或雹或雨水,冰冱(hù,冻)尺余,连日不解。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
——《宋史》卷62
【材料二】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则免于霜矣。
——《齐民要术》栽树
【材料三】(及至宋)陂湖之利日脧(juān,减少)月削……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续文献通考》卷3
【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十有二曰除盗賊。”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请回答:
(1)作为史料,围绕自然灾害,材料一至材料三分别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主要信息?(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造成我国古代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3分)
(3)在中国古代,当灾害发生后,材料四的“荒政”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吗?试简要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