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502,
能被4整除,没有余数,所以2008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
故选:B.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在借鉴西方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观和夷夏变易观,提出了御外自强的“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是:联合包括满族在内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以构建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汉族是民族共同体的中心和主体;保存族粹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大民族主义”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需要,符合中 * * 的根本利益,对于革命派民族观的转变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的贡献颇大。
——高强《论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
材料二 扔弃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旧道德)、打碎偶像(孔子)、全盘西化、民主启蒙,都仍然是为了使中国富强起来,使中国社会进步起来,使中国不再受欺侮受压迫,使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所有这些就并不是为了争个人的“天赋权力”——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意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在如此严峻、艰苦、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所谓你死我活的阶级、民族大搏斗中,它要求的当然不是自由民主等启蒙宣传,也不会鼓励或提倡个人自由人格尊严之类的思想,相反,它突出的是一切服从于反帝的革命斗争,是钢铁的纪律、统一的意志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等等,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个体的我在这里是渺小的,它消失了。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大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大民族主义”观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及其原因。(10分)
患者男性,41岁,因“排成形黑便2日,上腹隐痛伴反酸”来诊。查体:心率88次/分,血压正常,腹部无明显压痛,未扪及腹部包块。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出血。
10日后,该患者突然呕血1500ml,并有柏油样便,急诊收治。查体:休克状态,血压60/22.5mmHg(1mmHg=0.133kPa),心率130次/分,首选治疗措施是()
A.急诊胃镜
B.应用止血药
C.继续服用抑酸药
D.胃管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
E.立即补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