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①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逋逃:意为漂泊无家。②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1)此诗标题为“野泊对月有感”,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之“感”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诗人在诗中是怎样渲染自己的“愁”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江中飘荡暂泊的诗人,听到凄切的角声,联想到为躲避战乱,不但自己逃难在外,连朝廷都居无定所,可是眼下侵略者仍然猖獗,让诗人对眼前感到困苦,对未来感到迷茫。(意对即可)
(2)第一句,诗人在描写江月时,就用了一个“乱”字,此乱即是时局之乱,也是诗人心情之乱,然后又用戍角声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倦,再用“酒添客泪”说明诗人想借酒浇愁,却愁更愁,最后,诗人本想打听朝廷近况,但得到的却是“群盗尚纵横”,这些,无不让诗人“愁心”凝重。(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