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围墙外面的公路围成了边长为300米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沿逆时针同时出发,如果甲每分钟走90米,乙每分钟走70米,那么经过多少时间甲才能看到乙()

A.16分40秒

B.16分

C.15分

D.14分40秒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首先甲、乙两人距离应小于边长300米,甲至少要经过分和乙的距离在300米以内。此时甲走了90×15=1350米,位置离某一端点1350-300×4=150米;乙走了70×15=1050米,距离某一端点1050-300×3=150米。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则甲再走150米,和乙就在同一边上了,还需要150÷90=分,一共用了=16分40秒。所以答案为A。

综合题

(12分)传统文化是中 * * 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韩非子》

“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 * * 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完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3分)

(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5分)

(3)依据材料三,比较康有为、胡适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据此谈谈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