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航天创建于1956年,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邓 * * 同志表彰我国“两弹一星”时提出“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
材料二:朱光亚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于1956年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颁奖词中这样写到:“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材料三: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轨道精确自动对接。3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像鸟儿一样,依次“飞”进了“天宫”……圆梦“天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 * * 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材料四:历史上,独立开发出空间站的只有美苏两家,而独立坚持到底的只有前苏联。俄罗斯与美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最迟在2020年前将彻底关闭,届时中国将成为在太空中
拥有载人前哨基地的唯一国家。对于年轻的航天国家来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两弹一星”具体是指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一、二回答,朱光亚等科学家身上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以及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有何意义?(2分)
(4)材料四中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开始争霸,其争霸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这种形式的争霸有何具体表现?(试举两例)(2分)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说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如何行动才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2分)
(1)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3分)。
(2)自力更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乐于奉献、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2分)
(3)标志着中 * * 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思接近也适当给分)(2分)
(4)冷战(1分);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等。(任答两个即可)(2分)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思接近也适当给分)
题目分析:(1)“两弹一星”具体是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朱光亚等科学家身上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主要有自力更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乐于奉献、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
(3)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以及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的意义:标志着中 * * 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等。
(4)材料四中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开始争霸,其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有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等。
(5)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就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关于“两弹一星”,学生还要知道,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掌握了核技术。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关于冷战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从此进入全球扩张阶段。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1949年北约组织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后华约组织建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也使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