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碧湘门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

2、第一句要抓住“烟”字。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