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小题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          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小题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小题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小题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答案

小题1:小麦 秦岭-淮河

小题2:持续下降 不断增长 北粮南运

小题3:AD

小题4:

本组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考查小麦、水稻的地区分布。第(2)题,一定要根据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归纳概括变化特点。第(3)、(4)题,考查长江产区粮食减产的原因和北方产区粮食增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