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的迷惑之处在于A和D。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敷,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社会优抚是指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体障。正确答案为A。

综合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70年前,军队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材料二: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7分)

(2)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