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男性,46岁,体重60kg。因急性肠梗阻3天入院,诉口渴,全身乏力,不能起坐。查:脉搏100次/分,血压100/60mmHg,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发病后未进食,24小时尿量1000ml。

入院后查:血红蛋白170g/L,红细胞比容53%,血清钠134mmol/L血清钾3.6mmol/L,尿比重1.025,动脉血气分析:pH7.166,PaCO23.33kPa,HCO3-8.7mmol/L。当日液体治疗宜用().

A.平衡液1500ml,5%葡萄糖2000ml,10%氯化钾40ml,5%碳酸氢钠150ml

B.平衡液1500ml,5%葡萄糖2000ml,10%氯化钾30ml,5%碳酸氢钠500ml

C.平衡液2000ml,5%葡萄糖2000ml,10%氯化钾40ml,5%碳酸氢钠500ml

D.平衡液1000ml,5%葡萄糖3000ml,5%氯化钾500ml,5%碳酸氢钠150ml

E.生理盐水1500ml,5%葡萄糖2000ml,氯化钾40ml,5%碳酸氢钠150ml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翊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峰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 * * 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来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下面的词语能表现金冬心竹画艺术特色的一项是:

A.雄健、豪放

B.古拙、质朴

C.雅致、逼真

D.萧疏、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