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初二(1)班5位同学在“爱心捐助”捐款活动中,捐款如下(单位:元):4,6,8,16,1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6,16
B.7,16
C.8,16
D.12,16
答案
在这一组数据中1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6;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8,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
故选C.
初二(1)班5位同学在“爱心捐助”捐款活动中,捐款如下(单位:元):4,6,8,16,1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6,16
B.7,16
C.8,16
D.12,16
在这一组数据中1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6;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8,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
故选C.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可选药品:稀硝酸、浓硝酸、浓硫酸、NaOH溶液、蒸馏水
查阅资料:
A.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B.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H2O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I.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
II.…… | |
II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 ①中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红棕色气体在②中变为无色,气体通过③后依然为无色,通过④后变为红棕色 |
(1)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②~⑤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② 、③ 、④ 、⑤ 。
(4)II的操作是 ,目的是 。
(5)该同学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