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和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二: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2011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2)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8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具有反作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期望能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4分)
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材料中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是生产经营者受错误价值观导向的结果。(3分)
③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选择取向。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履行好社会责任,违背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3分)
评分要求:用价值观的其他知识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4分)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4分)
评分要求: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