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代表的近现代交通方式在中国从无到有,深刻体现了近代化在中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筑铁路,找到众多官员的反对,提出了二十五条反对理由。其中有:山川之神不安、容易招致水旱灾害、财政困难、容易翻车,等等。清政府据此认为“铁路但不宜开”。

材料二:开平煤矿由于煤质优良,设备比较先进完善,产量不但提高,所产煤除供应军事工业外还在市场上出售。为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李鸿章与1881年下令修建唐胥铁路,铁路建成以后,一些大臣以火车开动会震坏皇陵的风水为由,一度强令用马拉火车。

材料三:

“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示意图

材料四:1999年至2004年,国家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开工60多个重点项目,包括青藏铁路、渝怀铁路……等,总投资达8500亿元。

(1)依据材料一或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平煤矿的创办和唐胥铁路的开通各有何意义?

                                                                         

(3)“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交通建设的成就有哪些?从材料三的图中可知,交通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答案

(1)经济落后,特别是工业落后,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科技文化落后,封建迷信盛行;政府财政困难。

(2)为军事工业服务,供应民用;方便运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3)青藏、康藏、川藏公路建成,沟通西北、西南;以交通极为落后的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为重点建设区域。

(4)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