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法,分别统计()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学科&网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答案

参考答案:

(1)蛋白质 

(2)N、P 

(3)五点取样各种害虫 

(4)①③④ 

(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重温经典《<论语>十则》(2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知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巳矣”(《子张》)

【注释】①知:(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⑥亡(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小题1:《论语》是记录     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经典著作之一。(2分)

小题2: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同的是 (   )(3分)

A.而时习之/如不及

B.五日三吾身/见不贤而自

C.汝知之乎/人不倦

D.是也/日其所亡小题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省”的具体内容。(3分)

小题4:请写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3分)

小题5: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3分)

小题6: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3分)

小题7: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学则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的所获得的启示。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