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上半年,某市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力而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市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该市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大型钢企业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得到了“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该市“行有余力而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联系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该市在GDP增速排名中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12分)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该市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严峻形势决定该市必须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首钢退市三大策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科学发展。(4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针对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三大问题采取三大策略,虽导致GDP增速下降,却有利于科学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分)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施三大策略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4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内容较为宽泛,是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整合这部分知识可知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比如该市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严峻形势决定该市必须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首钢退市三大策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科学发展。针对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三大问题采取三大策略,虽导致GDP增速下降,却有利于科学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施三大策略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注意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评:在答哲学题目时,应该最先呈现哲学原理,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这是解答哲学题普遍适用的方法。特别要重视第一部分即哲学原理的表述,该部分在一道题目的分数中占大头。

多项选择题

某市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当年销售化妆品给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6500万元,对应的销售成本为2240万元。  (2)将自产化妆品销售给本单位职工,该批化妆品不含税市场价50万元,成本20万元。  (3)当年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200万元、增值税374万元;向农业生产者购进300万元免税农产品,另支付运输费35万元、装卸费10万元,取得合法票据。  (4)当年发生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含新技术开发费用100万元、业务招待费80万元。  (5)当年发生销售费用7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230万元;全年发生财务费用300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借款的逾期罚息20万元、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超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18万元。  (6)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60万元。  (7)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属合理限额范围),实际发生职工工会经费6万元、职工福利费2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4万元。  (8)营业外支出共计120万元,其中税收滞纳金10万元、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20万元、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向贫困山区捐款7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相关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定,并准许抵扣)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支出项目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实际发生额可扣除的有( )。

A.支付的广告费230万元

B.支付银行借款的逾期罚息20万元

C.支付新技术开发费100万元

D.支付给贫困山区的捐赠款70万元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