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

断。这说明( )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社会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材料已经明确指出“幸福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

断”,从中可以看出,幸福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说明其不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①不选,幸福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说明其不是没有衡量标准的,④不选,正确答案是B。

点评:材料型的选择题要紧紧抓住材料进行判断分析,例如本题,如果离开材料,就无从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哪个选项是错误的。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要结合题肢考判断其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以知识点结合材料确定答案。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某校八年级(3)围绕“树立责任意识,你我共同参与”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下面是同学们列出的部分调查问题:

①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具体做法来增强责任意识?

②中学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③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何意义?

④导致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因素有哪些?

⑤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

同学们分为三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第一组调查“是什么”类的问题。第二组调查“为什么”类的问题,第三组调查“怎么做”类的问题。(注:一般情况下“是什么”类的问题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等;“为什么”类的问题包括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等;“怎么做”类的问题包括对待事物的举措、行动等)。

(1)请填写各组应调查问题的序号。(6分)

第一组调查:____________

第二组调查:____________

第三组调查:____________

在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信息:

  陈晓明,东台市新街镇双洋村人,家境优厚的他,大学毕业后,放弃已经找好的工作,到贵州省最偏远、最贫苦地方支教,并最终决定终生留教当地。他自创“三语教学法”,使学生成绩提高明显;他与村民多次从山下(一趟往返要两天两夜)运水泥浇场地,给孩子们带来第一堂篮球课;他自掏腰包,帮助失学、贫困孩子上学。陈晓明扎根云贵高原的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他也被评为贵州省道德模范、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近日,他又入选“中国好人榜”。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月亮之恋》,不久将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2)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陈晓明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树立责任意识重在行动。小红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深有感触,暗下决心,努力培养责任感。

(3)请你为她出谋划策制定一份行动计划。(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