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实验题

(17分)

(1)右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①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               

②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      气体(填反应物状况及发生反应是否需要的条件)。

(2)张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89g·L-1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189g·L-1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NO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可能原因是         

③当找末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时,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            。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④该实验中,若去掉B装置,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⑤将a mol铁与含b mol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反应后Fe和HNO3均无剩余,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⑥完全反应后,A装置烧杯里含铁的价态可能是        。现有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mol·L-1KSCN溶液、0.1mol·L-1KI溶液、0.2mol·L-1酸性KMnO4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上述判断,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操作现象与结论
第一步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 若溶液紫色退去,则说明含有Fe2+,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2+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