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阅读《西厢记》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痰。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追追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1.《长亭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滚绣球】一曲在情景交融方面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煞】一曲描绘了莺莺离别之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为什么有这样的心理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②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是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景与莺莺之情的合一。
2.①此曲中,莺莺离别之时主要的心理活动是“怕”,怕张生“停妻 再娶”,怕张生“金榜无名誓不归”。
②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倔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到封建时代的女性身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女性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