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中 *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⑴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生产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5分)

材料二: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但人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为此,广东省规划分三个阶段,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到2006年,包括GDP耗能、耗水、工业循环用水、GDP土地增量等指标,都将有较大降低;到2010年,全社会各种能源消耗指标再次下降,基本建立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建立运转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建设节约型广东提出几点建议。(4分)

答案

⑴①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条件。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社会矛盾的解决,实现社会和谐。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社会和谐。④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⑤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和谐。(每点1分,共5分)

⑵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资源消耗;(2)开发和推广节约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健全法规,强化执法力度,依法严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4)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

(2)每点1分,共4分。若回答“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或“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可酌情给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