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大桥建设项目位于市区西部,大桥全长1332m,其中主桥长790m,单孔最大跨径110m,一般跨径40~60m,为特大型桥梁,桥梁设计标准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设计最大单桩承载力18000kN。市政工程勘察复杂程度为Ⅱ类。大桥属地震烈度为7度区的特大型桥梁,桥址附近存在棋盘式断裂构造,但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迹象,桥址处未有断裂构造带通过,区域构造对建桥无不利影响。大桥桥位处地势平坦、开阔,不存在边坡效应条件。该处河床总宽735m,在距北岸(港)160m处有一小河洲,河床呈不对称心形复式断面,主河汊为南汊,宽约510m。

施工期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尽量减少施工区的数量和面积;在设计的施工区内施工,不能随意扩大取土场等施工区,减少开挖面。如果不能马上施工,不要过早涉入施工区。各种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以预防雨季路面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若遇下雨,可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在雨季进行河两岸的挖土施工。在取土场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减少降雨侵蚀力;取土区的取土面应尽量平缓;在坡度较大的山区取土时,要在取土区下方建拦沙坝并配置排水设计。按绿化设计实施绿化工程。在坡面上一次性种植、覆盖植被。选择坡面草必须具有下列特点:发芽早,生长快,能尽量覆盖地面;根部连土性强,能防止表土侵蚀和流动;多年生植物,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边坡植草将在雨季前一个月内完成,以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除需用作工业开发用地的取土场外,取土区在竣工后将采取复垦或绿化措施,防止遭受降雨侵蚀。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