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因下列哪项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将予以受理

A.国务院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外交事务的行为

B.某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禁止网吧通宵营业的通告

C.某市政府依法免去张三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D.法律没有规定,而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考点]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2款:“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12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诉法解释》)第2条: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1)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第3条: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4条: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第5条: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4)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由以上法条可知,ABC项分别为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均不可诉。

综合题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界讨论的重点话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这两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对以往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政治进步, * * 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观察图片

【材料三】 费城会议原本是要修改邦联条例,但实际上当时大多数代表认为,仅对邦联条例修改并不能达到建立一个“坚强的全国政府”的目的,正如麦迪逊年初在致华盛顿的信中说:“我们有两种选择:13个州的完全分裂和全面联合。前者将使13个州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13个国家(除自己的法律外);而后者,13州将成为一个完整共和国的郡县,受到一部共同法律的约束。”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据材料一,钱穆指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哪一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说明这一趋势的两个例子。(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1分)此种制度有何历史意义?(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立国之初的美国存在什么问题?(2分)美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论述的问题,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3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