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就写了这首悼亡词。②阊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1)词中有一处生活细节十分感人,请将之找出来并简析感人之处。

答:                                                                                         

(2)“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                                                                                         

答案

(1)“挑灯夜补衣”。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到妻子勤劳,对丈夫温存体贴,妻子已逝,词人在孤独寂寞中回忆起温馨的往事,发出“谁复挑灯夜补衣” 伤感的感慨,十分感人。

(2)“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使用了比喻手法,以梧桐、鸳鸯自比,写自己丧失伴侣像遭霜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突出了丧妻之后的哀痛寂寞。

填空题

马飞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⑵马飞用高锰酸钾所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序号)和D进行组装。你认为你所选有装置中还缺少        。写出该反应的方字表达式:

                                                                      

⑶黄伟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黄伟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黄伟同学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⑷①如果用A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选填“c”或“d”,下同)

②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瓶子装满水后,氧气从导管     进入集气瓶。

③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端导管进入。

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则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应与        端连接。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