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已知两个羟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酸酐,如:

某酯类化合物A是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A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B、C、D。

(1)CH3COOOH称为过氧乙酸,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E    CH3COOOH+H2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molC分别和足量的金属Na、NaOH反应,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6)写出D跟氢溴酸(用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氧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等。

(2)

(3)

(4)   

(5) 4:3

(6)CH3CH2CH2CH2OH + NaBr + H2SO4 CH3CH2CH2CH2Br + NaHSO4 + H2O

抓住中心物质C进行分析,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C物质中有多个官能团,给分析和推断增加了难度。

(1)过氧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等。

(2)虽然这个反应没有学过,但可以用取代反应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当于是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另一种产物就应该是水:

(3)比较C跟F的分子组成可知,C转化成F时脱去了一个水分子。但C分子中有三个羧基,一个醇羟基,可能有多种方式脱去一个水分子,所以F的结构可能有以下三种:

(4)D是1—丁醇,B是乙酸,以C为中心再考虑A的分子式可得出A的结构简式为:

(5)1molC最多能跟4molNa反应,最多能跟3molNaOH反应,所消耗Na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是4:3。

(6)CH3CH2CH2CH2OH + NaBr + H2SO4 CH3CH2CH2CH2Br + NaHSO4 + H2O 。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高熲,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熲少明敏,有器局。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

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

高祖得政,素知熲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渝意。熲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对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琉,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涉。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对熲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争上旨,遂遣颎。熲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熲预为上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军还,待宴于卧内,上撤御帏以踢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熲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干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注】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 * * ,本官如故。颎每坐期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炀帝即位,拜为太常。时诏收周、齐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颎奏曰:“此乐久废。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帝不悦。帝时侈靡,声色滋甚,又起长城之役,颎甚病之。对帝遇启民可汗恩礼过厚,颎谓太府卿何稠曰:“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复谓观上雄曰:“近来朝廷殊无纲纪。”有人奏之,帝以为谤讪朝政,于是下诏洙之,渚子徒边。

熲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    (选自《隋书》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高蹈: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义项为①远游②过隐居的生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寻:不久

B.冲方辞父在山东辞:告辞

C.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听事:处理政务

D.渚子徒边徙:流放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云渤海蓚人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①焚挢而战②吾尝跤而望矣

C.①朝臣莫与为此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①及蒙任寄之后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主政时,知晓高颎精明强干,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就将池召入丞相府,随着其它官员困奢侈放纵而被疏远,高祖更加看重高颎。

B.高祖命令攻击叛军,官军到河阳,诸路大军都不敢领先出战,诸将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在这种情况下,高颎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最终大败叛军。

C.对于官职,高颎不刻意乞求,在自己处于上升势头的时候,反而避开权力地位,上表辞职让位于人,但皇上没有接受反而授予左卫大 * * 之职。

D.高颎文武兼备,被委以重任后,忠于君主,以天下为己任;然而因对炀帝所作所为感到忧虑并有坦言,最终以诽谤中伤朝政之罪被诛杀。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