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

  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千百年来一直是由方言传承的,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在当下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特别是地方戏曲曲艺,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观众,过去,我们总是批评戏曲的题材老、人员老、剧本老等等,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戏曲本身,而是方言地位的沦丧。方言处于语言的边缘位置,与其说青少年是“看”不懂地方戏曲,不如说是“听”不懂。母语水平的匮乏,造成了母语文化的苍白,听不懂方言,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地方戏曲。

  上面的文字材料在表述方面存在两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1)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从我国京剧到戏曲曲艺”改为“我国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

(2)将“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群众”改为“其最大的忧患是观众的流失”。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___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蒙络摇(   )

(2)潭中鱼百许头(   )

(3)斗折行(   )

(4)悄怆幽(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和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人被称“唐宋八大家”。

B.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写小石潭的概貌,突出了潭中石奇、水清的特点。

C.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侧面烘托潭水之清。

D.《小石潭记》和《满井游记》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不同的独特感受。前篇作者内心忧愁、愤懑;后篇作者内心喜悦、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