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6岁9个月,因发现多饮、多尿1年多入院。入院前1年多,患儿家长发现患儿饮水增加,每天饮水4~5L,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每夜4~5次。24小时尿量约5L。近1年多身高增长缓慢,约每年3cm。体检:T36.8℃,P92次/分,R23次/分,BP88/5mmHg,患儿消瘦,神清,皮肤弹性可,呼吸无酮味,心肺无异常,腹软,未扪及包块。

还需要进一步追问哪些病史()

A.有无脑膜炎、脑炎及脑外伤等病史

B.有无颅内肿瘤的症状体征

C.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史

D.有无腹部外伤史

E.有无糖尿病病史

F.有无经常使用利尿剂病史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E, F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苏北某市是江苏最贫困的市之一。该市只有极个别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科创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原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变压器。但经营不佳,亏损严重。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市政府决定以比较低的价格将科创公司让民营企业家向科买断产权,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买断的条件是在原有的四百多个工人中,保留一百多人。向科是一位十分精明能干且具有比较优良素质的企业家,受过高等教育,在特区搞过经营。接受后,他进行两项改革:一是提高科技开发的投入比重;二是提高销售成本比例。前者由1%提高5%,后者由3%提高到12%。两项措施都比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经营。不过,这些高比例的销售费用中相当一部分被产品推销人员用来作为回扣或向有关人员送礼打开市场。向科认为,现在该企业的产品虽然在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不算最高,但前景很乐观。另外,在改制后的第二年,他解雇了原企业留下的部分工人。估计不需要多长时间,保留的一百多个工人中相当多的工人都要被解雇。向科认为,他已陷入经济与道德、企业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困境中。首先,作为本地的窗口企业,它的发展必将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然而,提高销售成本会滋长企业经营中的一些不道德现象,形成不正当的竞争。其次,低价买断产权时,承诺接受一百多名工人,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难以达到他的管理要求。于是,要么花大量经费培训这些工人,要么解雇他们。这样做,一方面不能履行改制时的承诺,另一方面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为了本企业的发展,向科选择了后者。

你认为,在这种困境中,经营者应当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