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项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的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2分)

材料二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际之间的和谐”等多重指向。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5分)

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我国生态方面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而环保意识的加强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6分)②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利于我们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6分)

(2)①建设“美丽中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把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2分)②应该正确处理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

该题第(1)问要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作答,要能从材料中找到与教材的结合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都能体现,注意理论与材料融合在一起作答。第(2)问考查价值取向,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依据和标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