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美国《Science》杂志2006年4月14日报道,一个分子式为C3H2的分子过去只是在星际空间被探测到,现在一个研究小组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制造出了这种稳定的分子,C3H2也许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含碳的分子如何在太空中形成。刚接触到这个分子时,有人认为是如下两种结构中的某一种,你认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b

A.若能测定该分子是极性分子,则可确定为a结构

B.若用C3HD示踪,燃烧后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2O、D2O和HDO,可推测b正确

C.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及加聚反应

D.a、b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

CD

A选项a、b两种结构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B选项根据原子守恒n(H)=n(D),燃烧后生成的H2O和D2O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它们即使与HDO的物质的量相等,也不能推测b正确;C选项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D选项根据乙烯的6个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推出a、b两种结构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崎岖的路途,奇异的见闻……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多有见识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歇。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使我们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其余95%的人的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大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苇笛《为生活设定目标》)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指的是:

A.人与人的不同不在天赋。

B.人与人的不同不在机遇。

C.人与人最根本区别在有无人生目标。

D.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重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