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典范,请对这两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适当给一点分即可)

(2)“独”突出了孑然独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字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