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用途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石灰作干燥剂,因为它易溶于水

B.活性炭作吸附剂,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石墨作电极,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小苏打作发酵粉,因为它能与面粉发生反应

答案

答案: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其用途,注意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来解答.

解:A、因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其吸收性,且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B错误;

C、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可以作电极,故C正确;

D、小苏打能与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不与面粉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明确物质的结构、性质是分析物质用途的关键.

简答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北魏延兴元年(473年),北魏政府向人民征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栗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三  北魏485年,孝文帝颁布命令:“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问题:

(1)通过材料一所述内容,试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4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述推行均田制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有哪些?并将其具体内容列举出来。(8分)

(4)总结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并以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例,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5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