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2月,中 * * 正式公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化运动,走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个体农民经过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合作化发展道路,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到1954年春,初级社发展到5.5万个。生产普遍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1955年,初级社发展到48万个。——《中国近现代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5年7月,毛 * * 约见中央农村干部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在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 * * 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子恢、毛 * * 分歧的焦点是什么?谁的观点更正确?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后,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意义: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是我国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途径。

(2)农业合作化的速度。邓子恢的观点更正确。材料二表明,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引起部分农民不满,给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

(3)农业合作化是必要的,但合作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结合农民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凭主观瞎指挥,势必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

A公司参与远离所在地炼钢厂的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的投标,投标前作了如下工作:1.分析了招标文件工程范围,本工程含机械设备安装、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安装、钢结构及非标准件制作安装、工业给排水施工、防腐及保温工程、筑炉工程。并分析本公司施工技术力量优劣势,认为本公司安装技术力量雄厚,主体工程及主要系统由本公司承担,其他工程拟采用分包的形式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公司,并对其经营状况和价格水平进行了调研。2.因本工程是以固定总价,合同包干,一次包死,施工中不发生签证及变更费,因此在标书编前重点调研了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施工所在地的施工条件,气候条件及环境,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参加了标前会议交底和答疑,并认真复核了工程量。3.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该公司重点描述了企业信誉、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施工装备配置,尤其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得到评标人员及建设单位一致赞许。4.投标过程中严格按时按规定递交了标书,评标时B公司因施工过程估算费用偏高、工程量偏大、计价形式有误等原因造成总价过高,偏离招标规定而出局,而C、D、E三公司也因技术或报价等原因落选。最终A公司中标。A公司进场后,为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同时,认真编制了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和应急反应的实施原则。

根据标前调查研究内容要求,本案例A公司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重大缺陷有哪些?会产生那些不良后果?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