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风 中 琴唐·卢仝① 五音六律十三徽②,
鹤响思庖羲③。
一弹流水一弹月,
水月风生松树枝。
琴 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卢诗重在表现演奏者的技巧高妙和琴声让诗人陶醉(答“诗人因听琴而产生的遐想”也可),苏诗重在探讨琴声从何而来的道理(答“事物间是相辅相成的哲理”也可)
(2)卢诗艺术手法和效果:卢诗主要通过比喻(把琴声比作龙吟鹤响)、联想(思庖羲)、通感(“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是以听觉和视觉的融合写弹琴的高妙和听琴的感受)等艺术手法形象表现了琴声的高妙和听者的感受。苏诗则主要通过两个反问(何不鸣,何不于),加深读者印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别具新鲜韵味。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