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议取消每周休息两天的“双休制”,改设月末连休四天的“小黄金周”,但此建议要被采纳尚需有关部门达成共识。

C.中国领导人获悉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的消息后极为关心,当即号召中国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馆等方面,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解救被挟持人员。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答案

B

A、“如何”与“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不对应,属逻辑不当的错误。C、“号召”用词不当,或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指示”。D、“累计”与“总共”重复。“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杂糅语病,删掉“有利于”或“了”字。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11年2月14日揭晓,中国志愿者群体获得“感动中国”特别奖。以下是颁奖辞: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员。让它,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材料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满怀激情的大学生走向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奉献精神与难以坚持不懈的矛盾;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与缺乏特定技能之间的矛盾;激情与经验之间的矛盾;自身认可度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目标,服务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培训机制;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工作,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志愿服务行列之中。

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所蕴含的矛盾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