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江阴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全国各地开发区加速建设,江阴却坚持“不开发区”,这不是不开发的“退步”,而是通过建立倒逼机制实现生态开发的“进步”。面对人多地少的矛盾,江阴适时提出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的思路。通过优化社区布局和生态布局,加快了村落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步伐,一幢幢农民安置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农村新型社区正在逐渐形成。从2009年开始,在“三集中”建设的基础上,江阴又全面推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安居房、农村居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为主要内容的“三置换”。另外,江阴市委市政府还提出“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处处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的“五民五好”模式,有力地促进江阴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江阴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中坚持“不开发区”、“三集中”、“三置换”体现的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材料说明江阴党委政府提出的“五民五好”发展模式的依据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江阴市政府面对人多地少的矛盾,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坚持“不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又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②通过“三集中”的发展模式,改善工业、农业发展的布局、农民居住环境,解决工农业发展和居民分散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这体现了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提高系统功能的道理。③通过“三置换”的措施,加快了江阴城市化发展进程,体现了注重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提出“五民五好”发展模式有利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五民五好”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戆子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②侑:劝人饮酒进食。③司阍:守门。④眴:用目光示意。⑤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辈兴矣阑:尽。

B.主人强之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其短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实现。小题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3分)(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 * * 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 * * 的重要意义。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尔欲沽直邪?市恩邪?(2分)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3分)

(3)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