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的芳香族含氧衍生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3.1%(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已知其分子中含有2个-CH3,且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则该有机物的结构共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答案

答案:C

由题意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氧原子的原子量之和最多为:200×13.1%=26.2,由此可看出,分子中最多为一个氧原子。则有机物的式量为:16/13.1%=122。

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有苯环、酚羟基,另有两个甲基,则有机物最少为8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结合其式量,可得出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10O

其中,当两个甲基对位时,酚—OH有一种位置;两个甲基邻位时,酚—OH有两种位置;两个甲基间位时,酚—OH有三种位置,所以该有机物有六种结构

故答案为C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 “一路”是指____。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 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 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