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①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②“玉门犹被遮”: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斩之。”③蒲桃:即现在的葡萄。

(1)有人评价此诗所描绘的景、所表达的情感“悲多于壮”,你是否赞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句诗在写法上可谓别具机杼,请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赞同。万里野云、广袤大漠等,廓大苍茫,略显壮感。(壮)但在雄浑苍茫的背景中更多的是昏暗的风沙、幽怨的琵琶、纷纷的雨雪等大漠凄凉之景,突出了行人(征战将士)从军环境之苦;“玉门犹被遮”,表现行人将士命运之悲;末两句,行人白骨换来的只是葡萄入汉,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对当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黔武,视人民性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悲)将士命运之悲,作者对帝王视民命如草芥的悲愤与讽刺。每个要点,考生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2)①作者未直接叙写出征将士的悲怨,而是借写连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处荒凉大漠都哀啼落泪,来从侧面衬托出征将士心中的悲苦更是浓重。(作下列解答也可酌情可分:写出战争不仅给汉人,同时也给西北各族人民带来痛苦。雁之哀鸣,更衬托出人的悲苦。)

 ②两个“胡”字,有意重复,突出连胡地土生土长者,都哀啼落泪。

  ③夜夜、双双,运用叠词,加强语意,突出胡雁胡儿之悲。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节美。(胡雁胡儿之悲衬托将士之悲。两个“胡”重复使用的作用分析。两个叠词的作用分析) (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