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由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引出了小红与爷爷、爸爸的如下谈话(片段)。请根据谈话片段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小红: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很多党的会议,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爷爷:和你(小红)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新中国建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党才召开了“八大”。

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倒“ * * ”,十年内乱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爷爷谈话中提到的“八大”召开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一例(1分)爷爷生活在厦门,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爷爷所在的城市从什么时候起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1分)

(2)爸爸提到的“十年内乱”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1分)爸爸小时候(1960—1976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举一例(1)

小红说“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决定,也是这次会议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是什么?(1分)

这次谈话使小红对共和国历史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谈话内容和上述探究活动,概述小红的“新认识”。(1分)

答案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1980年或者二十世纪80年代

(2)刘 * * 被开除出党,并含冤去世

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试射导弹;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3)邓 * * 的再次复出

(4)角度一:从过程中得到认识,如:国家建设有曲折、有发展,以发展为主;或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角度二:从原因中得到的认识,如:坚持中 * * 党的正确领导;或坚持改革开放。(答对一点即可)

题目分析:

第(1)问,八大召开前也就是1956年之前,由此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厦门,作为国家的首批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或者二十世纪80年代起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 * ”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 * * 中,国家 * * 刘 * * 也受到迫害,被诬为“叛徒、内 * * 、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 * * 中最大的一起冤案,说明当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荡然无存;(1960—1976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有: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试射导弹;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 * * 的贡献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邓 * * 主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标志着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角度一:从过程中得到认识,如:国家建设有曲折、有发展,以发展为主;或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角度二:从原因中得到的认识,如:坚持中 * * 党的正确领导;或坚持改革开放。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