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而作。

1.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李诗是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而作,诗人所表达的是快乐、喜悦的心情。大雁高飞,带走了我心中的忧愁和苦闷,好月出山,仿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大雁多情,君山有意,愁去喜来,令诗人喜出望外。杜甫晚年漂泊荆湘一带,登岳阳楼而作此诗,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漂泊流离、凄凉落寞的感情。没有亲朋的援助,既“老”且“病”,心中无限辛酸,眼望万里关山,天下动荡不安,诗人不禁声泪俱下,悲愤满腔。

2.李诗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想象奇特,在云间“连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杜诗首联运用对比手法,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此联叙事,看似平常,却有深意.诗人年轻时,国家昌盛,久闻洞庭大名,心向往却未能一游,十分遗憾。而今,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已到暮年,此时登楼,不禁感慨万千。(言之有理即可)

多项选择题

2007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租赁标的物为一条生产线。
(1)租赁期开始日:2007年12月31日。
(2)租赁期:2007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共3年。
(3)租金支付方式:每年年初支付租金270000元。首期租金于2007年12月31日支付,2008年初不再支付。
(4)租赁期届满时电动自行车生产线的估计余值为117000元。其中由甲公司担保的余值为100000元;未担保余值为17000元。
(5)该生产线的保险、维护等费用由甲公司自行承担,每年10000元。
(6)该生产线在2007年12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850000元。
(7)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年利率)。
(8)该生产线估计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9)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生产线交回乙公司。
(10)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假定按年摊销)。
假设该生产线不需安装;已知(P/A,6%,2)=1.833,(P/F,6%,3)=0.84。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7至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最低租赁付款额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

B.一项租赁只有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才能认定为融资租赁

C.承租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与融资租赁相关的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差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示在“长期应付款”项目

D.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于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E.若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没有超过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75%,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以上(含90%),则从出租人角度或从承租人角度,该项租赁应被认定为融资租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