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 * * 孜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 * * 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郡王。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2)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意对即可)

材料题

2009年9月29日上午,胡 * * * * 在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

动摇,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不动摇。阅读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 * * 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 * * 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