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知识是认识活动的主要成果。它是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反映。认知活动虽然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但必须力图排除主体因素对于认知内容的干扰。科学的认知内容不以主体的具体状况为转移。认知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外在关系决定了知识具有客体性原则。由此可知 ( )

A.知识的客体作为反映的内容,不掺有客体以外的其他内容,知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特征的客观普遍性

B.知识的客体与主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C.认知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主体决定了客体的认知活动

D.认知活动中,知识具有客体性,认识具有主观性,必须发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较好地认识客体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

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提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4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如表4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

图4围堰横断面分层填筑示意图

表4河道疏浚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根据《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2014年第46号),指出事件1中不妥之处;说明主题工程开工的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