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②!
[注]①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②谢安(字安石),他隐居在浙江东山,出山后指挥淝水之战,击溃前秦百万雄师;激战之时,他谈笑自若,不动声色。李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1)概括本词中的诗人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表达复杂思想感情,本词使用多种艺术手法,试列举一种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形象:词中诗人是一个生活在山野,却又惦记国家安危,充满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痛苦的隐士形象。
(2)(三个示例)①借景抒情。开头四句写秋色加浓,秋霜降临,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曲折绕弯,营造一种凄美、幽僻的氛围;“徙倚”二句写湖上碧波,天空澄彻,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写出了祖国的天光水色明净美好的特点。表达诗人想以山水自娱,渴望获得心灵平静愿望。
②反衬。生活环境是幽僻安静,水光山色开阔明净美好,反衬他内心世界却很不平静,表达报国无门而只好空老山林的苦恼,即对国事的忧虑。
③用典。“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从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脱胎化用,说他从天涯飘泊归来,重扫院内小路,守护自家松竹。表达诗人归隐的心愿。(或:用典。“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这里化用李白的诗句,说:今天还有谁能象当年的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就扑灭了胡人点起的战火,使社会得到安定?抒发自己深感到愿为谢安而不可得的痛苦。(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