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于家庭用电常识,有下列陈述:①在三孔插座中,除了有两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接地;②在现有的照明电路中增加用电器时,只需要考虑更换额定电流更大的保险丝即可;③对于高压带电体,只要我们不去接触它,就可以避免触电事故;④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36V.上述中全部错误的选项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①三孔插座下面两个孔,左边的一个孔接零线,右边的一个孔接火线,中间上边的那个孔接地,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使用三孔插座,将外壳通过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①是正确的.

②增加了新的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保险丝要更换额定电流更大的,此外还要考虑导线的承受能力等因素,故②是错误的;

③高压带电体不仅是不接触,还要远离,故③是错误的;

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④是错误的;

故选B.

问答题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l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探究实验中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小军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你认为溶液的温度开始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2)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小凤发现实验所得的溶液的pH<7,也就是稀盐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量.该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正好完全进行呢?

小杰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人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小会说:可以在氢氧化钠固体中加稀盐酸,若观察到固体正好全部消失,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指出其中不正确的理由______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③小怡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