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1 “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表1 “十一五”全国公共
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三农”支出 | 3397 | 4318 | 5955.5 | 7253.1 | 8183.4 |
教育支出 | 538.33 | 1076.35 | 1603.71 | 1981.39 | 2159.9 |
医疗卫生支出 | 138.03 | 664.3 | 826.8 | 1273.21 | 1389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2023.03 | 2302.36 | 2743.59 | 3296.67 | 3582.25 |
材料二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
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二五”将补齐六大民生短板:
(1)补齐政府保障短板 为民提供公 * * 品。
(2)补齐收入分配短板 居民收入与同增长。
(3)补齐住房民生短板 保障房政策将“落地”。
(4)补齐医疗卫生民生短板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5)补齐教育民生短板 促进公平是核心。
(6)补齐民生立法短板 民生权法制化。
(1)说明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我国政府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1)①“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三农”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公共财政支出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②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共财政向民生工程倾斜,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
(2)①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有
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