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成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没落骑士的小说是( )。
A.《巨人传》
B.《愚颂》
C.《堂吉诃德》
D.《神曲》
参考答案:D
(20)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焦耳热Q。
(2)若导线的质量m=8.0g,长度L=0.1m,感应电流I=1.0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下表中列出了一些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的表达式。
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上演。目前,江苏的苏州、
浙江的嘉兴、杭州,上海,安徽的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材料二: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日全食现象发生时[ ]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直线上
B、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附近
C、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D、一定是农历15、16 日
2、此次日食发生时,旅游者在日食带地区拍摄到的自然景观照片,天空背景的蔚蓝色逐步变得灰蒙蒙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
A、保温作用增强
B、反射作用增强
C、折射作用减弱
D、散射作用减弱
3、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卜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但没有提及重庆、成都等,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苏州等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捷
B、苏州等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日食观测条件最好
C、重庆、成都多雾,台风多发,且日食持续时间短
D、重庆、成都等地,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