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水是弥足珍贵的资源。

(1)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下图中甲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乙是电解水的装置。

Ⅰ.甲中水的状态变化为:液态气态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          发生了改变。冷凝器中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其               

a.水分子的缔合性      b.比热容大        c.分散性

Ⅱ.乙中试管“2”内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水分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       (填字母)(可表示一个水分子)

Ⅲ.“嫦娥三号”探月使用的液氢即为电解水所得。制取3molH2需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1)过滤;引流;(2)CaO+H2O=Ca(OH)2

(3)间隙;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如木条复燃是氧气;bd;3mol

题目分析:(1)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过滤;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Ⅰ.甲中水的状态变化为:液态气态液态,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其中水做冷凝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即B选项.Ⅱ.乙中试管“2”内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如木条复燃是氧气;水分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分解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答案选择bd;Ⅲ.“嫦娥三号”探月使用的液氢即为电解水所得。制取3molH2需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所涉及的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可知制取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所需的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需要电解水3mol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7分)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①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60%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恐酸”的情绪在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吗?

②在今天,我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③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会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混合,变成了碱性,从而来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④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

⑤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⑥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出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pH值保持在5.5~7.5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

小题1: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分析医生为什么这样劝说小李。(5分)

目前有不少专家纷纷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小李听闻后赶紧到医院做了一个有关体液pH值的检查,结果显示小李血液的pH值是7.37,尿液的pH值是6.1。小李认为自己是严重的酸性体质,需要补碱。可是医生却劝说小李:“不用补,并且补也没有用。”

问答题 简答题